鹤壁人大:开通载满民意的“时代列车”

发布时间:2022-12-04
来源:中国人大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

  近年来,鹤壁市人大常委会为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积极探索街道民主议政会、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逐步转变。

  小街道里议出“大民生”

  在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下,鹤山区街道人大工委率先探索尝试街道民主议政会制度。

  2020年,鹤山区在全区4个街道全面实施民主议政会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打通群众参政议政“最后一公里”。政策措施是否受到群众欢迎?老百姓平常急什么、愁什么、盼什么?社区里电动车充电、垃圾分类等问题是否解决……百姓身边的“小事”成为民主议政会的“大事”。

  “鹤山区新华街道是煤矿工人集中居住的辖区,大多数建筑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期以来辖区内卫生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老化,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华街道羑河人家社区的居民。

  议政员牛翠花将问题带到街道民主议政会上。两周后,街道办事处协调有关部门,购置垃圾清运车46辆、安装路灯1400余盏、更换了毁损的配套设施,羑河人家社区卫生环境治理得到很大改善。

  “真没想到我的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多年的老问题终于解决了!”牛翠花激动地说。

  在县区试点基础上,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办法,目前全市31个街道全面推广了街道民主议政会制度,老旧小区停车位建设、供暖管道改造等一系列“闹心事”“烦心事”成为街道议政会的议题。

  “小小议政会议出大民生,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解决了,心气顺了、心情好了,关心社区建设的热情更高了……”鹤山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杨志强说。

  民意留住古城的“烟火气”

  “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浚县是远近闻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9年3月,浚县人民呼吁立法保护古城;同年12月,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启动浚县古城保护立法工作。

  古城保护范围怎么划?分散的历史文物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承?……在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古城原住居民代表、文物工作者代表、民间艺人等40余人纷纷发言,提出了30多个现实问题。

  “祖传下来的老房子成了文物,不让拆,又没人会修。”“我在古城住了大半辈子了,真的不想搬。”“全家都住在古城里,禁止机动车出入,出行太不方便了。”……基层代表连续20多天在老街区的小巷子里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21条,并将其递交到立法专家论证会上。

  一次次走访,一场场座谈会,在6个多月时间里,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共征求立法意见和建议1340余条,经过反复推敲、逐条论证,立法起草小组前前后后修改27稿。2021年1月1日,凝聚着社会各界共识和智慧的《鹤壁市浚县古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浚县古城保护得好!保护住了古城墙、古民居,一砖一瓦见证着一段延续不断的历史,一石一木赓续着千年不绝的文脉,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大拆大建,留住了原住居民生活的原生态。古城的‘烟火气’,总会勾起到这里游览的人们不一样的乡愁。”著名民俗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友鹏在浚县古城调研时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鹤壁市先后制定《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鹤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鹤壁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以“小快灵”的形式解决了淇河生态保护等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人民满意”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标尺”

  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满不满意。鹤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工作评议和检察官、法官评议,有效地把代表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有机融合起来。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企业发展问题”“如何破解老旧小区空间狭小、停车困难等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从2020年开始,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开展评议。

   在2021年的评议中,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本辖区内全国、省、市人大代表300余人次,走进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1540余人次、入户走访调查860余人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610余条。同时利用互联网方式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评议对象的意见建议,开展网络评议。

  “我去年就参与了网络投票,没想到还真有回音。今年我还要投票,还要提建议!”淇滨区市民郭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参与网络评议。

  此外,鹤壁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对任免工作人员的监督,探索开展了对法官、检察官的履职评议。专家评审组的同志通过查阅资料、旁听庭审、召开座谈会、约谈走访、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力求全方位、多层次了解掌握被评议对象履职的“第一手资料”。

  “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对象名单上时,心里肯定有压力。我花了较长时间,对近年办结案件逐一梳理,认真准备履职报告。”作为首批接受“两官”履职评议的“考生”,鹤壁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员额检察官苗雨坦言。

  “通过自查自评、分组审议、满意度测评,鹤壁市人大常委会有效地把对员额法官、检察官从任前、任职监督,延伸到任后监督,实现了程序监督和实体监督的有机统一,探索出人大司法监督的新路子。”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欣表示。

  开通载满民意的“时代列车”

  2019年,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开始试点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

  今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征集灾后恢复重建、教育、文化、交通出行等方面意见建议330项。经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研究,形成12项市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2月11日在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票决出“推进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所”“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年底前实现每个街道有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等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10项。

  这是河南省第一个省辖市在市级层面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也是鹤壁市人民代表大会在连续两年县、乡试点基础上,首次将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列入大会议题。2022年,市、县、乡三级人大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190项,初步实现了“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的精准对接。

  “建设幼儿园通过票决列入今年民生实事项目,居民小区的孩子就近入园的事不用愁了。”会后,市人大代表李学萍高兴地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体代表票决民生实事,使之成为居民满意、群众高兴的实事、好事。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要真正落实,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人大代表的精准监督和跟踪问效。为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组成10个代表督事小组,牵头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

  督事小组采取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实地考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度,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存在问题等情况并建立工作台账,一月一见面,一月一销号,督促项目进展、及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各代表督事小组已先后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走访调研21次,提出问题及整改建议46项。

  今年,济郑铁路濮郑段的开通,画下了河南省“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笔。滑浚站的建设,正是今年鹤壁民生实事项目“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分项目,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翻开今年鹤壁市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各项任务正在全力全速推进,随着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一个个美好愿望得以实现: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9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6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提升,4156套安置住房建成投用,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灾后全面夺取夏粮大丰收,从一片汪洋到遍地金黄……

  如今,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建立市、县、乡三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站、点),开通代表“直播间”,架天线、接地线,织就了一张纵到底、横到边的“民意网”,群众的大事小情源源不断入网,人大工作开启了全天候的社情民意“直通车”。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让人大立法、监督等每项工作都装满民意,每项工程都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时代列车载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们人大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史全新表示。